下面給咱們介紹一下咱們在作業當中總結同來的幾條
鉭電容旁路規劃經驗,期望能對咱們有協助。
1) 不要在放大器的直接反應回路中運用非線性元件 (如電容器) 。
2) 選用一個反應電阻來實現單位增益配置。而不要運用標準的電壓跟隨(voltage-follower)電路。
3)運用旁路電容。在每個電源上添加一個旁路電容有助于降低電源引腳處的回流電流路徑阻抗,提高電源噪聲抑制才能,并對電源走線進行高頻過濾。大多數廠商都推薦運用6.8uF鉭電容和 0.1uF陶瓷電容。為取得最佳功能,應該按照以下規矩放置電容:6.8uF電容距電源引腳不超過0.75英寸,0.1uF電容距電源引腳不超過0.1英寸。當兩者的間隔添加時,由于走線電感添加,電容的濾波效果下降。不過,這也需要與失真考慮事項進行權衡,由于實驗結果顯現,該間隔延長一點點會改進失真功能。
4)調整旁路電容,減小失真。當單個運算放大器因接地電流路徑而發生失真時,可調整旁路元件,對接地電流進行調節,使其遠離輸入元件。這十分簡單,只需調整旁路電容,使它的接地連接遠離輸入即可。
5)關于視頻濾波器,使串聯端接電阻接近輸出引腳放置。這樣做能夠把寄生電容對濾波器輸出驅動器的影響減至最小,從而防止輸出端出現振動。
6)輸入耦合電容和端接電阻接近輸入引腳放置,以取得最佳信號完整性。電路板布局對系統功能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在地圖規劃階段,應該謹慎監測,防止失誤。
圖8:一個單電源放大器示例 (假如運用雙電源放大器,則只需在其它電源上添加相同的旁路電容即可)。
7) RTM (仔細閱讀產品手冊)。放大器的數據手冊一般都會給出它的最小穩定增益要求。該目標至關重要,假如放大器的作業增益小于推薦的最小穩定增益,就可能發生振動。
8)選用一個接地平面。這是為元件供給低感性接地連接的最好辦法。
9)去掉放大器下面和周圍的接地平面,去掉靈敏引腳附近的接地平面。去掉高速放大器輸入輸出引腳附近的接地平面,能夠削減雜散電容。相同,去掉放大器下面和周圍的接地平面也很有協助。
10) 選用表面貼裝元件。這類元件的引腳電感很小。
11) 盡可能縮短引腳長度。 縮短引腳長度能夠削減放大器反相輸入端的串聯電感。
12) 防止運用插槽。防止運用插槽,或者最多運用嵌入式插槽 (flush-mount),以削減電感。
13)選用推薦的反應電阻值。在運用電流反應放大器時,這一點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