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元件龍頭廠國巨董事長陳泰銘昨日在受訪時表示,日廠約有2,500個積層陶瓷電容(MLCC)料號,明年3月不再接新訂單,這些產品大約占日廠產能30%,將外溢到臺廠手中。國巨目前訂單依舊大于產能,處于配貨狀態,供不應求狀況至2019年仍舊無解。
陳泰銘指出,就訂單出貨比(B/B值)來看,今年到目前止,MLCC的B/B值還是超過2,晶片電阻則大于3。
B/B值是觀察產業供需重要指標,國巨目前MLCC的B/B值超過2,亦即訂單超過出貨量的兩倍,亦即有超過五成客戶拿不到貨;晶片電阻晶片B/B值大于3,則是國巨僅能滿足約三成客戶,透露整體市場供應真的非常吃緊。
晶片電阻B/B值大于3,并不是缺口是三倍,而是接單大于出貨的三倍,內含部分客戶規劃較長期需求,意指有不少客戶下了長單。
目前仍處于配貨狀態,需求和供給間仍有蠻大缺口,產業供需缺口到2019年還是無解。
針對日、韓、臺、陸等MLCC廠擴產態勢,陳泰銘指出,日廠將產能移到車用和工控等市場,因為價格是一般品的三到四倍,他不認為移出去的產能還會再轉回來。
中國大陸廠商市占率僅6%,陳泰銘認為,即使陸廠擴產五成,產能不過增加3%,影響不大;加上整體產業界不會想再回到過往低毛利時代,因此至今仍舊規律擴產。
針對全球MLCC龍頭村田制作所(Murata)日前曾發通知給客戶,約有2,500個料號將于2019年3月停止接單,隔年停止出貨,預估會釋出25%到30%的市場空間。陳泰銘坦言,有非常多客戶從世界各地來,希望國巨能承接村田釋出的缺口。
雖然日商希望引導客戶將傳統型MLCC需求轉到小型化,但因改變料號必須重新設計,國巨內部估計能移轉占比不會超過20%,約占總釋出量的5%左右,其餘空間將由臺廠承接,造就國巨等業者接單熱絡。
國巨昨天盤中一度追平歷史最高價1,090元,隨后賣壓出籠,一度失守千元大關,低接買盤進場、跌幅收斂,終場收1,025元、下跌45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